电梯检验中心 王京波
自二月九号上班以来,按照我们济宁分院的的总体安排,进行了为期一个礼拜的学习周活动,通过一个礼拜的学习,我无论从精神文明建设上,还是从专业知识上,感觉受益匪浅,现把这一礼拜的学习活动心得汇报如下:
作为电梯检验中心的主任,我主要想通过这次学习分析一下在用电梯的风险及对策。据统计我国在用电梯总量约为137万台,电梯的使用让我们的城市变得如此美好,使得高楼大厦能够成为人们起居和办公的享受。尽管如此,在人们享受电梯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存在由于电梯事故可能导致人们受到伤害的风险。因此,收集、统计和分析已经发生的电梯事故,从中汲取教训,警示人们在乘用电梯的过程中注意安全,并在必要的时候采取有效的对策措施来降低和消除风险,预防这类事故的再次发生,是一个十分有益的工作。 1、在用电梯事故统计管理 国家质检总局对电梯事故统计管理的主要内容有(1)事故现象:坠落、挤压(剪切)、碰撞、火灾、触电、物体打击、失控、冲顶(墩底)。(2)责任环节:设计、制造、安装、维修、改造、使用、检验。(3)事故原因:设备本体原因、管理原因、标准规范选用错误、结构不合理、选材不当、计算错误等。(4)事故具体原因:安全保护装置失效、调试不当、零件缺陷、违章操作、无证改造、无证维修。 2、在用电梯事故统计分析 根据统计,近四年来电梯事故的发生70%集中在使用环节,18%是维修保养环节,8%在安装过程中,而属于制造和改造的缺陷造成的事故占2%,电梯事故容易发生的场所分别为物业电梯26%,办公楼电梯21%,工厂电梯21%,餐厅11%,商场10%,其中,在人流较为密集的物业大楼,办公场所,商业场所所发生的电梯事故总和约为68%。这表明,人流密集的场所和从事生产经营的生产企业是电梯事故的高发场所,总和高达89%,其原因可能与这些场所电梯的使用频率较高,设备性能老化过快,使用人员较为复杂有关系。 事故表象与原因主要有: (1)事故特征:坠落事故38%,人员挤压和剪切26.3%,电梯轿厢墩底或冲顶18%,这三类事故占电梯事故的82.3%。 (2)事故主要原因:属于管理方面的原因占53%,因维修不当造成的伤害47%。 (3)事故具体原因:属于违章操作的37%,由于安全保护装置失效的为31%,零部件失效的8.2%,非法设备(包括超资质和无证),人为因素(无证、调试失误、标准引用错误等)6.5%,其他4.9% 3、在用电梯的风险分析 (1)电梯设备本体风险因素a事故角度:门系统、制动系统、控制系统、具体为零部件的失效、接线符合性、标准满足性。B磨损角度:传动位置准确、功能性能符合,具体为零部件的磨损程度、安全触点完好、制动性能有效、控制结果满足c故障角度:安全保护和防护有效、故障频度、维修有效,具体为安全装置完整、零部件标识寿命时效性、紧急救援可靠。D标准满足:与出厂标准满足、与检验规程满足、与现行标准满足,具体为不满足时的风险评估。这些风险集中反映在电梯层门故障,电梯制动器问题,安全保护装置失效三大环节。 (2)场所风险因素:我国在用电梯存在的风险主要集中在使用环节。事故的多发地在电梯使用频率较高的住宅楼宇、办公楼宇和商场。事故的表征凸显为对人体肢体的剪切或挤压、使人员坠落、电梯轿厢墩底或冲顶。 (3)人为行为的风险因素。据统计电梯事故80%以上是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这表示人员行为风险因素也是在用电梯应予考虑的主要风险。 4、降低风险的对策与措施 (1)宏观层风险管理。主体是政府和监管部门,管理的主要职能和目标之一是确保辖区内的电梯的安全使用,可归纳为几点:a.行政许可管理b.现场安全监察专项调查c。事故调查e.宣传教育及报告f.开展科研工作 (2)中观层风险管理。电梯的使用单位和电梯的维保单位应按照国家质检总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