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李从伟 见习记者 丁安顺
电梯与生活息息相关,在享受电梯带来便利的同时,有一些人在背后默默守护着这份安全,他们是济宁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的电梯检验员,孔亚楠就是其中一位。爬机房、进井道、下底坑,奔波于各类电梯检验的现场,从业13年来,孔亚楠和同事们一起守护着全市近4万台电梯的安全运行。
密闭空间里
他们上天入地
5月6日,在济宁市特种设备检验研究院,一米八五的大个,壮实的孔亚楠言谈举止间十分干练。
“电梯检验检测不光是技术活,也是个体力活,这身体素质必须得好。”孔亚楠说,每次检验的现场,要穿上特制的鞋子,有一公斤重。“鞋底和鞋面都有钢板,穿上后可防止被钉子等异物扎伤或砸伤。”
“检验主要查看机房、轿厢、井道和底坑的电梯各个部件是否正常运转,每一个部件都要认真查看。”孔亚楠介绍,检验的大部分工作在一个封闭的电梯井道内进行。在查看井道内的部件时,要站在轿厢顶上,有的轿顶能够站人的面积不到一平方米,检验起来有很大的难度。“在电梯轿厢顶上要格外注意安全,头和四肢不要伸出轿顶外,否则很容易被碰伤,也不要碰到身边的钢丝绳,以免沾上油污或挤伤手指。”
在检验过程中,检验员要随着轿厢上下运动,随着现在建筑物层高越来越高,上达一百多米,下至地下十余米,孔亚楠说,这可以用“上天入地”来形容。
夏日的电梯机房和井道中温度高达四五十度,常常一台电梯还没有检验完毕,汗水已经湿透了衣服,再热再累,孔亚楠和同事们依然全神贯注,保质保量完成检验任务。“只有严谨、细致、不怕苦不怕累才能对得起这份使命和责任。”
一个开门动作
检测指标达12项
电梯门是老百姓最常接触的电梯部件,看着再寻常不过的一个开门动作,按照检验标准,孔亚楠对它的检验多达12项。门联锁保护装置是否正常,门间隙是不是在安全范围内,防止门夹人的保护装置是否有效……每一项,孔亚楠都不会放过,“越是在细微处,越有可能出现风险。”
在工作中,孔亚楠总结了“望闻问切”四步法。“望,通过细微的观察发现电梯安全隐患,如电梯的显示、运行功能是否正常,各个安全部件是否齐全;闻,是指闻气味和听声音,对驱动主机、制动器、电气元件等,闻有无异味,听电梯运行时的声音,判断有无异常噪声;问,向有关人员了解电梯的运行情况和故障情况,排除电梯的“隐形”故障;切,使用专业仪器设备排查隐患以及通过现场试验判断电梯的各项安全保护装置是否有效。”
岗位坚守13年
门外汉变技术大拿
2009年大学毕业至今,孔亚楠在岗位上坚守了13年。从当初的“门外汉”到现在的技术大拿。在发现电梯安全风险的同时,自己时常会遇到风险。如今,在孔亚楠的右小腿上还留着一处刮伤的伤疤。孔亚楠说,在密闭的电梯井道内作业,光线不好,电梯设备有些锋利的地方,磕磕碰碰是难免的,“有时候从电梯井出来的时候,才发现衣服上有血迹。”
2009年,刚“出师”的孔亚楠在检验一部电梯时,由于操作不当,电梯进入保护状态。“当时,电梯说什么也不走了,手机又没有信号,我大声呼喊井道外的同事,但听不到回应。”孔亚楠回忆说,那次被困让自己感觉很无助,最终被困半小时后,在同事的帮助下才安全出来。
还有一次,孔亚楠在检测一部商超的老式货梯准备上轿顶,当打开层门准备伸手操作轿厢顶部的急停开关时,没想于电梯门联锁保护失效,电梯突然启动向上运行,自己赶紧把手抽了回来。“要是当时把脚迈进去的话,电梯运行导致身体失去平衡发生剪切事故,后果不堪设想。”现在回忆起来,孔亚楠还心有余悸。
奋战检验一线
守护群众乘梯安全
“哪里有电梯,哪里就是我们的工作台。”孔亚楠说,只要收到了报检申请,都要进行检验。部分定点医疗机构和定点隔离宾馆等重点核心场所的电梯也不例外。
戴上护目镜,穿上厚重的防护服,让原本在密闭的井道内作业更增加了难度。“隔离服太闷了,再加上爬上、爬下的,一部电梯检验完,里面衣服全湿透了。”孔亚楠说,穿着隔离服行动不太方便,带着手套也是如此。“换上隔离服不一会儿,隔离面罩上就起了一层水汽,给检验工作增加了不少难度。”
“疫情防控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奋战在一线,我们也尽一份责任,守护他们的乘梯安全。”正是靠着肩上那份沉甸甸的安全责任,截至目前,孔亚楠带领检验人员累计检验防疫场所电梯90余台,发现安全隐患20余处,并督促使用单位和维保单位完成整改。
责任编辑:孔媛媛
值班主编:马晓伟、刘海鹏
值班审读:郑义